第一百九十三章
關燈
小
中
大
兩年後。
清晨,曹家老宅子裏。
孩子還睡著。望舒早早起了床,為父親做了早飯,自己隨便吃了幾口,便去門口買報紙了。這兩年在外的顛簸,居無定所,望舒早已學會了做很多的家務事,也學會了怎樣在艱難的環境下讓父親與孩子吃飽睡暖。做飯,洗衣,打掃庭堂,甚至木工、電路、修鐘表,她都不需外人幫忙,連曹鋆都笑她說,自己生了個男女同體的女兒。
今日的報紙上有篇文章,望舒一眼便知是若谷寫的,即使這位大作家用的又是新的筆名,可字裏行間卻全是她的印跡:“物價像斷了線的風箏,又像得道成仙一樣,平地飛升。公用事業的工人一再罷工,電車和汽車只恨不能像戲園子一樣掛牌客滿。銅圓銀幣全搜刮完了,郵票有了新去處,暫做輔幣,可惜人不能當信寄,否則擠車的困難可以避免。生存競爭漸漸脫去文飾和面具,露出原始的狠毒,廉恥並不廉,許多人維系它不起……”
望舒看後忍不住笑了,自言自語道:“師姐這是又在嘲笑我們生意人呢!”
“誰嘲笑你了?”若谷的聲音從門外傳來。望舒擡頭,正看到若谷大步向客廳走來,邊走邊好奇地問,“若是哪天我換一種文風,你還能認得出是我的文章麽?”
望舒把報紙放在桌上,起身迎接她,也不忘開她的玩笑,“你的文章就是粉身成灰,我也一樣認得出來。師姐,今天怎麽來了?”
“來看看你。”若谷坐下,四處看看,“無爭呢?”
“陸無爭”是雲間與望舒孩子的名字。望舒生產那天,父親問她對孩子有何欺許,望舒說:“只願他不要生在一個戰爭時代。”曹鋆便說,“那就叫‘無爭’罷!這也是我的期待。”
“還在睡。”望舒笑笑,“正好,我怕他這會兒醒了,你陪我去看看。”
兩人一同走進臥室,無爭還在酣睡著。望舒說:“最近特別乖,半夜也不總是醒了,一覺到天亮,我可是樂得省心。對了,師姐你找我什麽事?”
若谷親了親無爭嫩滑的小臉蛋,將一個彩色的小撥浪鼓放在床頭,這才轉頭對望舒說:“就前幾天那件事,你也知道的。幾個商界大佬給政府寫信,說要與日本人‘商量合作事宜’,實則就是向日本人求和,並讓他們原諒當年對抗日本的事。真是氣死人了!”
“利益之下,有些人就是外強中幹,像得了軟骨病一樣的沒骨氣。”
“可終究還是有良知的人多!”若谷說:“這幾天滬上的許多企業家和商家老板聯名抗議,簽聯名書的已經一百八十多位了。我看‘姬玉’的名字也在裏頭,知道是你,所以前來問問,今天上午在市政府門口舉行的商界人士抗日游行,你去不去?”
“自然要去的。”望舒直覺若谷有話要說,便問:“怎麽了?”
若谷憂心沖沖道:“我聽說,日本人也會派兵去,說是要‘維護治安’。不過,國民軍和共產黨聲稱會保衛這場游行,按理說應該沒大事,只是……我還是擔心你,希望你不要去。”
“你知道我一定會去的。”望舒沖她笑笑,是溫和又堅定的笑。
“好,那我也陪你去!”
“你去做什麽?”望舒不由擔心起來,“師姐,你就乖乖地做你的醫生,再寫好你的文章就是,我們生意人的事你便不參與了,好麽?”
“你就別勸我了,你知道我的固執脾氣,決定的事十頭牛也拉不回的。”若谷也笑笑,又問:“雲間有消息嗎?”
望舒聽罷,走到桌前,從抽屜裏拿出兩份電報和一封信,遞給若谷看,說:“這是兩年來我們所有的聯系了。最近的一次是八月中旬,他來信說他母親在香港去世,要同喬叔一起回上海。不料八月底香港海面被封鎖,港粵交通完全斷了。後,來就再也沒有音訊了。”
“會回來的。”若谷安慰望舒道:“我想雲間一定會在你不經意的時候出現在你面前,他向來都是這樣的,對嗎?”
“他要是再不回來啊,無爭該不認他這個父親了!”
兩人話話家常,若谷便先走了。她是個忙人,整日匆匆忙忙地忙著她的女兒志,望舒從不問她最近在忙什麽,只知道她很忙,且忙得都是好事,更知道需要時,她們一定會在彼此的身邊陪伴,無須過多言語。
***
因一些微妙而獨特的原因,租界在日本侵華的鐵蹄下卻一直被容忍存在,在日軍與國民軍那場會戰之後的幾個月,經濟居然“覆蘇”起來,且速度驚人,使看者訝異。只是這其中又有多少的政商恩仇,或許只有身在其中方知其味。然而這“覆蘇”與“繁榮”是不正常的,甚或是病態的,物價飛漲,投取倒把,繁華背後是滿滿一片血腥史。
望舒的實業社又開了起來,為了不引人耳目,她重新註冊了工廠名字和商標,就連她自身,用得還是廖先生當時為她辦的國民身份證上的名字:姬玉。曹泰祥也重新開業,營業額一直居高不下,利潤竟比以前任何一個時期都高,連望舒都深感大不正常。
兩年前在上海與望舒有過生死恩怨的那幫日本人已死的死、走的走,轉而換上了新的一波繼續為非作歹。歷史轉瞬之間,戰爭為人們帶來的大事太多,望舒的事也早被遺忘了。她與父親在外逃亡一年多,最後在廖先生的幫助下回了上海,盡管這時仍舊不太平,可她與父親仍選擇回到了這裏。他們離不開。
這時候的租界商家賺錢賺到眼紅,在不明朗的前景裏極力地斂財。然而這熱鬧仍是虛妄的,只有絕望才真實。富人,窮人,生活都一樣索然無味,偶爾對未來有所期待,因此人人都努力地活著,盼望著劫後的餘生。
日軍的鐵蹄已遍布大半個中國,國共也早已聯合起來一致抗日,華夏大地處處狼藉與頹敗,死傷遍野,只有租界這一隅守著最後的“安寧”。前線上所需的棉布多數由上海供應,需求量之大,即使所有的棉紗廠所有機器全開,日夜兼程地生產,也不足以供給戰事所需。
三祥活過來了,曹泰祥也活過來了,或許望舒也可以和那幾個投機的大佬一樣,能撈多少是多少,能刮多久刮多久。可她絕然不會那樣做,滬上絕大多數的企業家都不會那樣做。
前幾天,曾有個早年留學日本的老板與日本人對抗,日方威逼利誘不得逞,他寧可自毀廠房,也不肯將管理權拱手相讓。日方一軍官問他,“你在日本多年,也享受了天皇恩澤多年,為何還要這樣不通情理?”那位先生說:“你們日本天皇教育子民要忠軍愛國,很抱歉,我們也是如此。”
望舒早年曾被迫無奈幫人私運鴉片,後來那件事雖無人再提起,可在望舒的心裏卻從未忘卻過。若是現在的望舒,不論他人怎樣威逼利誘她都不會妥協。在人生這條路上,很多錯事,做了就再也無法抹去,但凡有些良知的人,往後過的每一個日子,一定是帶著千瘡百孔的心。
望舒顯然不願再有這樣的遺憾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清晨,曹家老宅子裏。
孩子還睡著。望舒早早起了床,為父親做了早飯,自己隨便吃了幾口,便去門口買報紙了。這兩年在外的顛簸,居無定所,望舒早已學會了做很多的家務事,也學會了怎樣在艱難的環境下讓父親與孩子吃飽睡暖。做飯,洗衣,打掃庭堂,甚至木工、電路、修鐘表,她都不需外人幫忙,連曹鋆都笑她說,自己生了個男女同體的女兒。
今日的報紙上有篇文章,望舒一眼便知是若谷寫的,即使這位大作家用的又是新的筆名,可字裏行間卻全是她的印跡:“物價像斷了線的風箏,又像得道成仙一樣,平地飛升。公用事業的工人一再罷工,電車和汽車只恨不能像戲園子一樣掛牌客滿。銅圓銀幣全搜刮完了,郵票有了新去處,暫做輔幣,可惜人不能當信寄,否則擠車的困難可以避免。生存競爭漸漸脫去文飾和面具,露出原始的狠毒,廉恥並不廉,許多人維系它不起……”
望舒看後忍不住笑了,自言自語道:“師姐這是又在嘲笑我們生意人呢!”
“誰嘲笑你了?”若谷的聲音從門外傳來。望舒擡頭,正看到若谷大步向客廳走來,邊走邊好奇地問,“若是哪天我換一種文風,你還能認得出是我的文章麽?”
望舒把報紙放在桌上,起身迎接她,也不忘開她的玩笑,“你的文章就是粉身成灰,我也一樣認得出來。師姐,今天怎麽來了?”
“來看看你。”若谷坐下,四處看看,“無爭呢?”
“陸無爭”是雲間與望舒孩子的名字。望舒生產那天,父親問她對孩子有何欺許,望舒說:“只願他不要生在一個戰爭時代。”曹鋆便說,“那就叫‘無爭’罷!這也是我的期待。”
“還在睡。”望舒笑笑,“正好,我怕他這會兒醒了,你陪我去看看。”
兩人一同走進臥室,無爭還在酣睡著。望舒說:“最近特別乖,半夜也不總是醒了,一覺到天亮,我可是樂得省心。對了,師姐你找我什麽事?”
若谷親了親無爭嫩滑的小臉蛋,將一個彩色的小撥浪鼓放在床頭,這才轉頭對望舒說:“就前幾天那件事,你也知道的。幾個商界大佬給政府寫信,說要與日本人‘商量合作事宜’,實則就是向日本人求和,並讓他們原諒當年對抗日本的事。真是氣死人了!”
“利益之下,有些人就是外強中幹,像得了軟骨病一樣的沒骨氣。”
“可終究還是有良知的人多!”若谷說:“這幾天滬上的許多企業家和商家老板聯名抗議,簽聯名書的已經一百八十多位了。我看‘姬玉’的名字也在裏頭,知道是你,所以前來問問,今天上午在市政府門口舉行的商界人士抗日游行,你去不去?”
“自然要去的。”望舒直覺若谷有話要說,便問:“怎麽了?”
若谷憂心沖沖道:“我聽說,日本人也會派兵去,說是要‘維護治安’。不過,國民軍和共產黨聲稱會保衛這場游行,按理說應該沒大事,只是……我還是擔心你,希望你不要去。”
“你知道我一定會去的。”望舒沖她笑笑,是溫和又堅定的笑。
“好,那我也陪你去!”
“你去做什麽?”望舒不由擔心起來,“師姐,你就乖乖地做你的醫生,再寫好你的文章就是,我們生意人的事你便不參與了,好麽?”
“你就別勸我了,你知道我的固執脾氣,決定的事十頭牛也拉不回的。”若谷也笑笑,又問:“雲間有消息嗎?”
望舒聽罷,走到桌前,從抽屜裏拿出兩份電報和一封信,遞給若谷看,說:“這是兩年來我們所有的聯系了。最近的一次是八月中旬,他來信說他母親在香港去世,要同喬叔一起回上海。不料八月底香港海面被封鎖,港粵交通完全斷了。後,來就再也沒有音訊了。”
“會回來的。”若谷安慰望舒道:“我想雲間一定會在你不經意的時候出現在你面前,他向來都是這樣的,對嗎?”
“他要是再不回來啊,無爭該不認他這個父親了!”
兩人話話家常,若谷便先走了。她是個忙人,整日匆匆忙忙地忙著她的女兒志,望舒從不問她最近在忙什麽,只知道她很忙,且忙得都是好事,更知道需要時,她們一定會在彼此的身邊陪伴,無須過多言語。
***
因一些微妙而獨特的原因,租界在日本侵華的鐵蹄下卻一直被容忍存在,在日軍與國民軍那場會戰之後的幾個月,經濟居然“覆蘇”起來,且速度驚人,使看者訝異。只是這其中又有多少的政商恩仇,或許只有身在其中方知其味。然而這“覆蘇”與“繁榮”是不正常的,甚或是病態的,物價飛漲,投取倒把,繁華背後是滿滿一片血腥史。
望舒的實業社又開了起來,為了不引人耳目,她重新註冊了工廠名字和商標,就連她自身,用得還是廖先生當時為她辦的國民身份證上的名字:姬玉。曹泰祥也重新開業,營業額一直居高不下,利潤竟比以前任何一個時期都高,連望舒都深感大不正常。
兩年前在上海與望舒有過生死恩怨的那幫日本人已死的死、走的走,轉而換上了新的一波繼續為非作歹。歷史轉瞬之間,戰爭為人們帶來的大事太多,望舒的事也早被遺忘了。她與父親在外逃亡一年多,最後在廖先生的幫助下回了上海,盡管這時仍舊不太平,可她與父親仍選擇回到了這裏。他們離不開。
這時候的租界商家賺錢賺到眼紅,在不明朗的前景裏極力地斂財。然而這熱鬧仍是虛妄的,只有絕望才真實。富人,窮人,生活都一樣索然無味,偶爾對未來有所期待,因此人人都努力地活著,盼望著劫後的餘生。
日軍的鐵蹄已遍布大半個中國,國共也早已聯合起來一致抗日,華夏大地處處狼藉與頹敗,死傷遍野,只有租界這一隅守著最後的“安寧”。前線上所需的棉布多數由上海供應,需求量之大,即使所有的棉紗廠所有機器全開,日夜兼程地生產,也不足以供給戰事所需。
三祥活過來了,曹泰祥也活過來了,或許望舒也可以和那幾個投機的大佬一樣,能撈多少是多少,能刮多久刮多久。可她絕然不會那樣做,滬上絕大多數的企業家都不會那樣做。
前幾天,曾有個早年留學日本的老板與日本人對抗,日方威逼利誘不得逞,他寧可自毀廠房,也不肯將管理權拱手相讓。日方一軍官問他,“你在日本多年,也享受了天皇恩澤多年,為何還要這樣不通情理?”那位先生說:“你們日本天皇教育子民要忠軍愛國,很抱歉,我們也是如此。”
望舒早年曾被迫無奈幫人私運鴉片,後來那件事雖無人再提起,可在望舒的心裏卻從未忘卻過。若是現在的望舒,不論他人怎樣威逼利誘她都不會妥協。在人生這條路上,很多錯事,做了就再也無法抹去,但凡有些良知的人,往後過的每一個日子,一定是帶著千瘡百孔的心。
望舒顯然不願再有這樣的遺憾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